去年教辅类图书在中小学图书市场占比过半
记者 | 陈琼烨
“2021年,去年教辅类图书在中小学生图书市场占比过半,教辅达55.59%。类图从教辅书所涉科目看,书中市场数学、小学英语、图书语文三大科目上榜数最多。占比”
日前,过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业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发布的去年《中小学生购书行为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指出。该研究重点跟踪部分省市线上平台和实体书城的教辅中小学生购书数据,分析中小学生的类图图书购买行为、阅读现状。书中市场
《报告》将图书划分为教辅书和一般图书两大类,小学后者包括主题出版、图书文学、占比科普、漫画、社科、生活等六个类别。
一般图书中,文学类书籍占比最高,达22.36%,主要由国内外经典名著、中小学生课外推荐读物和畅销书构成。其次是理论、党史等主题出版类图书,占比17.56%。漫画类、科普类、社科类、生活类分别占比2.19%、0.96%、0.85%、0.49%。
不同学段学生的购书行为存在差异。初中生购买教辅类图书最多,该类型图书占比71.02%,主要为习题集和基础知识类图书。其次是文学类和主题出版类,分别占比17.49%、9.11%。
文学类图书在高中生群体中购买量较高,达42.46%,仅次于占比44.85%的教辅类图书。文学类图书主要包括古今中外经典文学名著、现代文学畅销书等。购买量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恶意》、《四大名著大字本:西游记(上中下)》、《朝花夕拾》、《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报告》还发现,小学生存在超学段购书现象。例如《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内容超小学生学段。此外还出现诸如《图解人工智能》等涉及前沿信息技术领域的科技类读物。
《报告》认为,影响中小学生购书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学习需求、认知特征、政策导向和兴趣偏好等。
去年“双减”后,中小学生校外作业负担大幅减轻,空余时间相对充裕,出于提高学习质量、培养自学能力等考虑,优质教辅书的需求量仍然可观。
“在书籍市场大为丰富的当下,非常有必要正确指导中小学生购书及阅读行为,提高其甄别能力。对于出版机构而言,需要关注中小学生阅读需求,打造分级阅读文本。同时,建议学校可以将分级阅读融入课堂,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报告》指出。
(责任编辑:热点)
- ·韩国国产反导系统成功拦截目标 模拟画面公布
- ·公开承诺不能沦为文字游戏!陕西煤业减持隆基绿能40亿元涉嫌违规
- ·雅安芦山地震,网友收到的预警信号是怎么来的?
- ·又有证监系统官员“落马”!证监会会计部原主任王宗成被查
- ·北京2022“薪酬榜”出炉 哪些行业最赚钱
- ·现货黄金续反弹,美指回落,FED欲完成“不可完成”之事
- ·4月中旬以来上海民营企业11万志愿者驰援社区,捐款捐物近7亿元
- ·建艺集团股价大起大落九涨停后四跌停 两年亏逾10亿资产负债率96%
- ·Wedbush:iPhone 14供应严重短缺 苹果黑五周末销量或降至约800万部
- ·6月起,部分30万元以内乘用车购置税减半!广东汽车消费迎利好